聯(lián)系我們
- 佛山興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聯(lián)系人:王經理
- 電話:17732605906(微信同步)
高明區(qū)個人商標轉讓的常見問題
作者:佛山興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時間:2023-09-08 08:20:45
前些日子在審理一起商標案件的時候,一位當事人的自言自語引起了筆者的興趣。原告是一個普通人,長期使用的商標被競爭對手申請了注冊商標,直到被對方訴了侵權才知曉佛山商標注冊這回事。當時正是雙方當事人在做法庭辯論,在一輪言辭激烈的辯論結束的時候,他像是自言自語一般嘟噥了一句:商標我一直在用,搞什么注冊嘛!開庭結束后,我和他聊了兩句,發(fā)現(xiàn)他的邏輯其實特別簡單。這個商標是他最早開始使用,并且一直都在用,在當?shù)匾残∮忻麣?,所以這個商標理所當然應該是他的。他感到困惑的是,法律為什么要特意設置一個注冊的程序?
其實,當事人的疑問涉及了一個根本的問題,商標作為一種權利是如何得來的?世界各國采用的制度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商標注冊制度,即商標只有向商標行政主管機關申請注冊之后方才成為一項權利,從而能夠獲得法律的充分保護,如我國。而與此相對的另一種制度就是商標無需申請注冊,只要通過實際的使用即可形成商標權獲得法律的充分保護,即使可以申請注冊,也不過是作為權利的憑證,如美國。應該說,我國選擇第一種制度是有其歷史背景和現(xiàn)實意義的,對我國的商標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起到了根本性的重大作用。
對于經營者來說,在我國,一旦將自己的商標申請注冊成功,則可以獲得法律的完全保護。比如說我有一個李逵商標,一直以來都在我賣的斧頭上予以標示,而且很有一些名氣。如果這是個注冊商標,那么首先,別人在斧頭或者類似的鐮刀、錘子等東西上就再不能注冊李逵商標了,其次,一旦別人在斧頭上使用了李逵商標,我就可以上法院去告別人或者讓工商局去檢舉。如果我的李逵是個非注冊商標,那我就面臨兩個困境,一個是沒有辦法阻止別人也在斧頭上使用,我就打不了李鬼,另一個是有可能面臨本文篇頭所提的情形,即被別人將李逵注冊在斧頭上使用,結果就是我自己不能使用,即使使用也可能被別人告上法院。
當然,并不是沒有注冊的商標就完全得不到保護,上文所提案件的原告的想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國家的商標法其實也規(guī)定了他說得這種情形。如果這個案子的原告有足夠的證據(jù)能夠證明確實他使用這個商標比別人要早,而且已經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那么他請求我國的商標管理機關將別人注冊商標撤銷的申請將能夠得到支持。
商標的基本屬性是判斷商品或服務來源,一件商標能否獲準注冊與相關公眾施以一般注意力后是否能將其與其他商標標識明確區(qū)分,存在緊密聯(lián)系。因此相關公眾的明確認知對商標能否獲準注冊至關重要。例如,消費者在平時的生活中可能會誤將白事可樂當作百事可樂、將粵利粵餅干當作奧利奧餅干、將康帥傅牛肉面當作康師傅牛肉面,那么白事等3件商標就極有可能不會被核準注冊在上述相關商品上,因為它們已經造成相關公眾的混淆或誤認,而非明確認知。
那么,誰是相關公眾?有讀者可能會認為,相關公眾就是普通公眾,因為對于市場上林林總總的商品或服務來說,不論其知名度、工藝、質量如何,依附其存在的商標是否會與其他商標構成混淆或誤認,最終還是需要由普通公眾來判斷。
其實,上述觀點是對相關公眾的廣義理解。誠然,相關公眾是商標是否造成混淆的判斷主體,但在法律意義上,相關公眾應該是一個整體,而且這個整體不是特定的,也不是固定存在的組織。換而言之,相關公眾并不等同于普通公眾,而是一個較抽象的概念,在個案中,應根據(jù)商品或服務的性質、種類等多方面因素劃定相關公眾的范圍。
例如,對于類似牛奶、牙膏等大眾消費品而言,普通公眾均為最終消費者,均享有對商標認知和判斷的話語權。但相較非大眾消費品的其他商品,如橡膠跑道,在該商品上注冊一件商標,該商標的相關公眾就應該是具有一定體育設施專業(yè)知識或對跑道設計建設較為了解的從業(yè)人員,包括體育場館的設計者、各項賽事的主辦者、專業(yè)的運動員、新聞媒體等。
因此,相關公眾應該是對所處領域以及該領域內已有的商標、品牌有一定了解的群體,可以是商標所標識商品的生產者或者服務的提供者,也可以是經銷渠道中的經營者,抑或是最終購買該商品或服務的消費者。此外,相關公眾不能是具有專業(yè)商標知識或從事商標研究的從業(yè)人員,因為該類群體對于商標的認知度要比普通公眾更為敏感,其對商標進行判斷時往往會秉持更為審慎的態(tài)度和注意力,如依據(jù)他們的視角去判斷商標的混淆或近似,未免過于嚴苛,也不夠客觀。
注冊商標他可以便于消費者認牌購物,并且商標也是一種無形資產,通過商標,商家可以創(chuàng)立自己的品牌,并且可以優(yōu)先搶占市場,受到法律保護。服裝商標屬于第25類商標,也是中國注冊量比較大的一類商標,下面就具體介紹一下注冊一個服裝商標需要經過怎樣的程序。
商標查詢:商標查詢是指佛山商標注冊申請人或其代理人在提出注冊申請前,對其申請的商標是否與在先權利商標有無相同或近似的查詢。查詢不是商標申請注冊的必經程序,查詢的范圍以查詢之日起已進入商標局數(shù)據(jù)庫的注冊商標和申請中商標為限,并且不含處于評審狀態(tài)的在先權力信息,結果不具法律效力,僅僅作為參考,并不是商標局核準或駁回該申請的依據(jù)。
商標審查:商標審查分形式審查和實質審查。商標形式審查(3-4個月),確立申請日十分重要,由于我國商標注冊采用申請在先原則,一旦發(fā)生申請日的先后成為確定商標權的法律依據(jù),商標注冊的申請日以商標局收到申請書件的日期為準,商標局收到商標申請書對于符合形式要件的申請書發(fā)放受理通知書。
商標實質審查(12個月),商標實質審查是商標注冊主管機關對商標注冊申請是否合乎商標法的規(guī)定所進行的檢查.資料檢索.分析對比.調查研究并決定給予初步審定或駁回申請等一系列活動。在此期間,在該商標未獲準注冊以前,請不要在使用中標注注冊標記,可以標記TM。另外,在未核準注冊以前,帶有該商標的商品及包裝物,或商標標識不宜一次制作過多,以防因注冊受阻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初審公告:商標的審定是指商標注冊申請經審查后,對符合《商標法》有關規(guī)定的,允許其注冊的決定。并在《商標公告》中予以公告。初步審定的商標自刊登初步審定公告之日起三個月沒有人提出異議的,該商標予以注冊,同時刊登注冊公告。三個月內沒有人提出異議或提出異議經裁定不成立的,該商標即注冊生效,發(fā)放注冊證。
商標注冊特別程序:在商標注冊過程中發(fā)生矛盾、沖突或其他原因時采用的補救程序,并不是必經的程序,主要包括:商標駁回復審、商標異議復審、商標爭議等三個程序。
之前小編做過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佛山商標注冊策略專題,缺資金、缺人才、缺經驗,是一直困擾創(chuàng)業(yè)者的問題。忽視商標注冊,抱僥幸心理認為侵權也不會負什么法律責任,商標注冊嚴重拖延、滯后,是小微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者普遍存在的問題。那么對于初創(chuàng)企業(yè),如何進行商標注冊,小編也給出了具體的建議:實際使用前進行商標檢索,進行防御性注冊,提前做好被可能駁回或者異議做好準備,小編想強調一點的是,商標注冊,最重要的還是企業(yè)家朋友的重視。
千萬不可等到自己的品牌樹立起來了,才想到保護。往往這樣的后果是,自己一直使用的品牌其實早已經被搶注了商標,有的人當初只是覺得某個名字好聽就直接用了根本沒有進行商標檢索,大多商標侵權糾紛往往就是這樣產生的。小編曾舉過例子,滴滴打車曾因商標名稱侵權被迫更名滴滴還賠償八千萬,陌陌也因商標未進行全類別注冊造成侵權,上市之路艱難前行。去年,雙十一開搶前,一場阿里巴巴與京東商城的雙11商標大戰(zhàn)為狂歡節(jié)做了一場免費熱身造勢,互聯(lián)網行業(yè)講究快,不止是在搶奪用戶的快,在商標上也快。
小編想告訴大家的是,中國商標法律保護采取申請在先原則,即原則上將商標專用權授予最先申請注冊人,使經合法注冊的商標在中國得到較高程度上的法律保護。阿里巴巴提前注冊了雙十一的商標,所以給了京東商城等電商企業(yè)一個措手不及,所以我們說商標還是要有的,萬一成殺手锏了呢?
小編也想提醒大家的是,倘若阿里巴巴沒有注冊雙十一商標而是被京東商城注冊了,那么被迫要求撤銷使用雙十一促銷廣告的就是阿里巴巴了,那么我們就可以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你是幫別人實現(xiàn)了呢?最后,小編想說:團隊未組,商標先行。商標注冊宜早不宜遲,成功注冊一個商標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如果遇到被駁回、異議等復雜情況,時間將會更久,所以不妨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即開始著手商標注冊事宜,待公司步入正軌之時,商標也注冊成功。